1. 东融咨询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6家民营银行被罚超1100万,华瑞银行独占近780万成“罚单王”

2025 年以来,民营银行合规监管趋严,问责到人态势明显,多家机构因多类违规问题被罚,行业整体面临多重合规与发展挑战。

一、2025年民营银行处罚核心数据

  1. 处罚规模:年内上海华瑞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等 6 家民营银行,累计被罚 8 次,总金额达 1141.76 万元。
  2. “罚单王” 凸显:上海华瑞银行成唯一多次受罚机构,2 月、6 月、10 月三次被罚,合计 779.64 万元,占 6 家总罚款额的 68%。其中 2 月因贷款 “三查” 不尽职等 12 项违规被罚 680.12 万元,创该行成立以来单笔最高罚单;其他银行单次罚款多在 200 万元以下,威海蓝海银行 17 万元罚单为年内最低,体现监管差异化思路。

    1761031916148062.png

二、主要违规领域分布

  1. 数据安全与合规管理:为监管重点,上海华瑞银行 10 月因 “生产环境数据安全管控不足”、6 月因 “信用信息报送不准确” 两次被罚;江苏苏商银行 7 月因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审慎、EAST 数据质量不达标” 被罚 60 万元。
  2. 信贷业务违规:仍是高发区,北京中关村银行 9 月因 “向第三方付费吸储、存贷挂钩、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 被罚 140 万元;上海华瑞银行 2 月罚单也包含 “贷款‘三查’不尽职、同业业务违规” 等信贷问题。
  3. 反洗钱与金融基础设施合规:重庆富民银行 7 月因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被罚 58 万元;梅州客商银行 8 月因 “违反货币金银业务、征信业务及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 被罚 87 万元。

三、重点被罚银行隐忧

  1. 上海华瑞银行:问题最突出,除 2025 年三次被罚外,2021 年曾因信息披露等问题被罚 520.58 万元,暴露公司治理或内控机制系统性缺陷,或存 “重规模、轻合规” 思维,整改不彻底致同类问题反复。业务上依赖个人贷款,尤其互联网贷款,2019-2023 年个人贷款业务增长 640%,2023 年占比达 8 成;业绩波动大,2020-2024 年净利润在 2.03 亿元至 - 3.41 亿元间起伏。
  2. 重庆富民银行:合规困境持续,2020 年以来累计被罚超 1200 万元,2021 年曾因 17 项违规被罚 850 万元(当时民营银行单笔之最),核心问题涉关联交易频繁、内控薄弱。业绩增长放缓,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仅 - 0.34%、2.86%、3.56%,净利润同比增速 1.79%、22.77%、1.9%。
  3. 北京中关村银行:2020 年以来四次被罚,累计超 320 万元,违规集中在存款吸收、贷款管理、数据安全领域,内控体系有缺陷、合规文化未建立。业务依赖第三方助贷获客(获客机构超 10 家),虽扩大规模但致风险管控外移,2023 年、2025 年处罚均与第三方合作管理不善相关。

四、民营银行行业共性挑战

  1. 战略定位与现实矛盾:先天肩负 “服务小微、支持科创” 使命,但受线下网点少、品牌认知低、资金成本高制约,传统模式难实现商业可持续,多依赖第三方联合贷款、助贷模式平衡普惠与回报。
  2. 监管收紧压缩空间:互联网贷款新规、第三方合作披露要求、数据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系统性压缩 “通道业务” 与 “擦边球创新” 空间,倒逼回归业务本源。
  3. 资源与管理短板:规模小导致合规管理系统建设、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线上业务占比高,易在追求效率时忽视风险控制;业务创新与合规管理不同步,如中关村银行 “向第三方付费吸储” 违规。

民营银行需加大数据安全管理系统投入,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机制,提升监管数据报送质量;完善互联网业务风控体系,强化线上贷款全流程管理;平衡业务创新与合规,避免因规模扩张放松风险标准,从根本上补全内控短板。

本文由东融咨询网作者整理发布,不代表东融咨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drhy88.cn/n/6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9286438919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