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融咨询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宜享花贷款是正规合法平台吗?宜享花"黑料"缠身合规存忧

自6月下旬被央广网曝光存在“查询额度变放贷”的套路至今,关于宜享花的用户投诉与争议仍未平息。最近,在小红书、微博、黑猫投诉等平台,涌现出不少与宜享花相关的用户吐槽和投诉。尤其是黑猫投诉平台,近30天投诉量超700条,涉及高额费用、暴力催收、年化利率过高等多个方面。在金融科技行业告别野蛮生长,向合规经营转型的当下,作为宜人智科旗下核心助贷平台的宜享花,仍被合规问题困扰。从宜享花的合规困境切入,同时也能看到曾被称为“中国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宜人智科,当前正面临的转型与成长危机。

宜享花.jpeg

一、宜享花:合规争议频发,多次触碰红线

  1. 用户投诉量大且问题集中:截至 2025 年 10 月 20 日,黑猫投诉平台上 “宜享花” 累计投诉达 27918 条,近 30 天内投诉 737 条,核心问题包括暴力催收、年化利率超法定上限、收取高额担保费、强制扣除会员权益费等。部分用户反映借款时被收取 “担保费 + 担保服务费”,疑似通过 “双融担” 模式规避利率监管,而该模式已被 2025 年 4 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通知明令禁止,且通知于 10 月 1 日全面施行,宜享花面临整改压力。
  2. “查询额度变放贷” 争议持续:2025 年 6 月末,央广网曝光消费者黄先生查询宜享花额度后,未签协议、未申请借款却收到 9.99 万元 12 期分期贷款(年化利率 23.99%,总利息 13458.41 元)。尽管运营方宜信微佳科技否认,但知乎、贴吧等平台存在大量类似强制放贷投诉,后续仍有用户反馈相同问题,且还款时被引导至担保公司账户,相关操作涉嫌违规。
  3. 关联主体曾收监管罚单:宜享花最初运营主体为海南宜信普惠小贷,2025 年 3 月才变更为谊信微佳科技。同年 5 月,海南宜信普惠小贷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央行海南省分行罚款 62.5 万元,时任执行总经理伍某润被罚 10 万元,二者违规是否与宜享花相关仍待进一步披露。

二、宜人智科:转型成效不佳,依赖助贷业务

  1. 发展与转型历程:前身为 2012 年成立的宜人贷,2015 年美股上市(“中国金融科技第一股”);2019 年因 P2P 行业整改转型助贷,推出宜享花并更名 “宜人金科”,后续新增保险经纪(合翔保险经纪)、电商(宜人优选,后改名 “宜优选”)业务;2024 年为凸显科技属性更名 “宜人智科”,布局语音机器人、智能风控,试图向智能科技企业转型。
  2. 业绩 “增收不增利”,收入结构失衡:2025 年第二季度,宜人智科营收 16.52 亿元(同比 + 10.4%),净利润 3.5 亿元(同比 - 12.7%),延续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 “增收不增利” 态势,核心原因是收入高度依赖助贷业务,其他业务持续萎缩:
    • 助贷及相关业务成核心支柱:二季度贷款撮合及服务费收入 8.75 亿元(同比 + 25.74%,环比 + 17.81%),占总营收 52.84%;担保收入 3.17 亿元(同比 + 359.78%),因完成近一个完整担保周期,递延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
    • 非助贷业务大幅下滑:保险经纪收入 0.5 亿元(同比 - 36.48%,环比 - 18.64%),受 2024 年监管费率下调影响持续萎缩;电商业务收入 0.94 亿元(同比 - 82.06%,环比 - 48.95%),且公司因战略调整逐步退出 “消费与生活方式业务”(主要为电商业务),重新聚焦核心金融服务。
  3. 成本刚性挤压利润空间:为扩大助贷规模,二季度销售与营销费用 3.45 亿元(同比 + 21.07%);助贷业务增长还导致或有负债准备金同比 + 38.27% 至 3.86 亿元;叠加研发费用、行政费用增加,共同导致盈利水平下滑。

在金融科技行业向合规经营转型的背景下,宜人智科一方面面临宜享花合规问题引发的监管压力(用户投诉、官媒曝光),另一方面因过度依赖助贷业务,成本刚性强、盈利提升困难,非助贷业务转型失败,整体陷入 “合规风险高 + 盈利增长难” 的双重困境。

本文由东融咨询网作者整理发布,不代表东融咨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drhy88.cn/n/6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9286438919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