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信贷效力减弱,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成资金流通新平台
在传统信贷效力渐弱、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相较于传统信贷聚焦授信企业自身资信、抵押及现金流以判断偿债能力,却忽视供应链整体的模式,电商供应链金融围绕供应链整体与企业间真实贸易情况展开,虽当前资金主要源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商业保理公司占比低且成本高),且存在部分企业变相延长账期、转嫁成本等问题,但在消除中小企业信用障碍、缓解现金流缺口方面作用显著。

一、电商供应链金融的实质
电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与企业现金周转周期(CCP=DSO+DIH-DPO)密切相关,企业为缓解资金缺口采取的手段受买卖双方规模和议价能力制约,具体体现为四种典型情况,同时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融资困境:
(一)企业资金周转的制约情况
- 电商平台账期规则:平台作为核心枢纽,通过预设固定账期(如 T+15、T+30)、阶梯式账期(依销售额、评分调整),或附加 “保证金抵扣”“售后纠纷冻结” 等条款,延迟结算供应商货款。此举虽帮助平台沉淀资金、缓解自身现金流压力,但严重降低中小供应商资金周转效率,甚至迫使部分供应商高息借贷维持运营。
- 单方面延长支付:强势下游客户要求弱势供应商延长账款支付周期(常见 30 天至 60 天),给上游供应商带来巨大资金压力,导致其融资成本增加,分散对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关注。
- 早期支付折扣计划:下游客户提前支付货款可获优惠价格,虽能解决上游资金问题,但折扣成本最终由下游客户及消费者承担。
- 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在统一框架下管理下游企业仓库库存,产品使用时才转移所有权,虽保障下游供货及时,但大量占用上游资金,且因商业银行难监控库存,供应商难以获得贷款融资。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 内源性融资受限:多数中小企业为劳动密集型,利润微薄、资本积累有限,无法支撑扩大再生产。
- 外源性融资困难: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主要依赖银行信贷,但因资信不佳、财务制度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差且缺乏抵押物,极少能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形成银企信用障碍。
二、电商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电商供应链金融本质是金融服务方综合评估电商供应链企业后,针对企业流动性不佳资产,以未来确定现金流为直接还款依据,运用多种金融产品,采取资金闭环运作,借助中介渠道优势定制个性化方案,具备四大特点:
- 依托真实供应链:基于电商供应链整体运作,从企业间真实贸易背景开展金融服务。
- 大数据驱动评价:利用大数据从行业、供应链、企业自身多维度系统分析评判客户企业,作为金融服务前提。
- 闭合式资金运作:控制资金流、贸易流和物流,确保融通资金可控,逐笔审核放款并监督未来现金流回款,实现过程风险控制。
- 聚焦低流动性资产:针对供应链中应收、预付、存货等流动资产设计融资方案。
三、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形态
传统应收账款融资需供应商转让应收账款单据、下游厂商承诺付款,金融机构才放贷;传统保理业务中,无追索权保理需保理商评估买方资信核定额度,有追索权保理在买方无力偿还时向卖方追索,且流程繁琐。
而妍集速融宝平台等新型模式与之不同,其精准收集电商企业运营风险数据,搭建科学信用评估模型,通过分析店铺订单量、销售额、客户评价等多维度数据,对商户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量化管理,大幅简化融资流程,高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同时,文章建议企业申请贷款前综合评估自身财务与信用状况,必要时选择正规融资咨询机构匹配最优方案,以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
本文由东融咨询网作者整理发布,不代表东融咨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drhy88.cn/n/5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