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融咨询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富滇银行公布15家助贷合作名单,合规探索消费贷增长新路径

在中小银行加速布局消费贷业务的当下,助贷渠道仍是其拓展市场的重要支撑。近日,富滇银行通过官方渠道公示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15 家涵盖头部大厂系平台、民营银行及担保机构的合作方正式亮相,既展现了该行在消费贷领域的战略布局,也折射出助贷新规落地后银行业合作模式的审慎调整。

15 家合作机构亮相:头部阵营成核心,覆盖多元服务场景

富滇银行关于互联网贷款业务公作机构名单的公示.png

根据富滇银行公示信息,此次入围的 15 家合作机构呈现出 “头部聚集、场景多元” 的特征,可分为四大阵营:

  • 大厂系平台:蚂蚁集团旗下蚂蚁智信、蚂蚁星河、蚂蚁消金、网商银行,字节跳动关联企业智领星辰、智领皓海,美团体系内两心金诚、美团三快小贷均在列,这类平台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成熟的流量运营能力,成为富滇银行触达消费客群的核心入口;

  • 民营银行代表:微众银行、新网银行两大头部民营银行入选,依托其在零售信贷领域的技术沉淀与风控经验,为合作提供合规化、规模化的业务支撑;

  •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马上消费金融作为持牌机构中的佼佼者,凭借丰富的消费贷产品体系与客群运营能力,进一步补充合作生态;

  • 担保与金融服务机构:云南诚成融担、商诚融担、新希望金融、通联金融等机构,则从增信、技术服务等维度,为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与高效运转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富滇银行对合作机构的筛选尤为审慎,优先选择具备合规资质、业务体量与风控能力的头部主体,这既符合《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中 “名单制管理” 的要求,也为其消费贷业务的稳健开展筑牢基础。

助贷 + 自营双轮驱动:富滇银行消费贷业务的增长逻辑

作为云南省内重要的省级城商行,富滇银行近年来持续发力零售业务,个人消费贷成为核心增长极。截至 2024 年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达 738.99 亿元,占贷款总额的 32.63%,其中消费类贷款规模达 326.66 亿元,而互联网贷款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 数据显示,2024 年末富滇银行互联网贷款余额 322.14 亿元,不良率仅 1.60%,低于全行平均水平,展现出 “规模与质量并重” 的发展态势。

其消费贷业务的扩张,主要依托 “助贷合作” 与 “自营产品” 两条路径:

  • 助贷合作:借外力拓规模:富滇银行早期便与微众银行、蚂蚁消金等头部机构建立合作,2023 年进一步引入美团、抖音等平台,通过联合贷、助贷模式快速覆盖海量客群。合作中采取 “固收 + 分润” 灵活定价,既保障基础收益,也能通过分润模式分享优质资产的增值空间;

  • 自营产品:补短板建能力:2023 年推出的线上自营产品 “云易贷”,虽起步较晚但增长迅速,2024 年末余额达 32.5 亿元。该产品以信用卡为基础,采用 “卡贷融合” 模式,最高额度 30 万元、最长期限 7 年,线上申请与线下集中审批结合,既满足客户大额消费需求,也逐步构建起自主获客与风控能力。

此外,富滇银行还通过跨界合作拓宽场景 ——2024 年与腾讯联合发行 “富滇 — 腾讯超 V 联名卡”,将信用卡服务与互联网生态场景深度绑定,进一步为消费贷业务引流,形成 “助贷拓客、自营留客、场景活客” 的完整闭环。

新规之下的行业博弈:头部平台议价增强,中小银行寻求利润平衡

随着助贷新规的逐步落地,银行业的合作策略正悄然发生变化,富滇银行的名单调整与业务布局,亦是行业趋势的缩影。当前,股份行与城商行普遍将头部大厂系平台、持牌金融机构纳入核心合作圈,一方面是因这类机构的助贷资产综合定价多控制在 24% 以内,符合合规要求;另一方面,头部平台的客群质量与风控能力相对稳定,能为银行提供 “资产压舱石”。

但合规框架下的合作并非无虞,行业集中度提升正加剧头部助贷平台的议价优势。据业内人士透露,头部平台的分润模式已趋于成熟,定价与分润空间相对固定,部分平台甚至通过强化议价能力调整合作条款。对银行而言,与头部平台合作的 “风险后收益” 并不乐观 —— 扣除分润、风险成本、资金成本及运营成本后,实际收益可能不足 1%。

为平衡利润,不少中小银行开始采取 “分层合作” 策略:既保留与头部平台的合作以保障资产规模,也持续维系与腰部助贷平台的业务,甚至通过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与尾部平台合作至新规过渡期结束。这种 “明名单 + 暗合作” 的博弈,本质上是中小银行在合规要求与利润诉求间的权衡,也反映出助贷行业转型期的复杂生态。

富滇银行此次披露助贷合作名单,既是对监管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其梳理消费贷业务脉络的重要举措。对中小银行而言,助贷仍将是短期内拓展消费贷的重要渠道,但未来的竞争核心,将从 “依赖外部流量” 转向 “构建自主能力”—— 无论是深化与头部平台的合规合作,还是打磨自营产品的场景适配性,亦或是通过联名卡等模式拓展生态,最终都需以 “风险可控、服务优质” 为前提。

随着助贷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像富滇银行这样的区域城商行,唯有在合规框架下持续优化合作结构、提升自主运营能力,才能在消费贷市场的竞争中实现 “慢跑稳增”,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力。

本文由东融咨询网作者整理发布,不代表东融咨询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drhy88.cn/n/3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9286438919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